“流动课堂”送技上门
(相关资料图)
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通关镇毕库村村委会的院子里,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”的泛黄牌子犹如一本黄历,记录着毕库村两委与毕库村百姓曾经的点点滴滴。
时间回到2018年,毕库村曾是村民们交流和学习的园地,“白天干活晚上学”是当地百姓的日常。后来,随着培训模式的逐渐创新和转变,为了更好更及时地解决群众面临的技术问题,由普洱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派驻毕库村的驻村工作队牵头改变,干脆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更加灵活的“流动课堂”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这一转变不要紧,但却暴露出了不少的操作性问题,“流动课堂”建立初期,村民们不适应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,认为这样的交流浪费了自家干产业的时间,拒绝交流。这个难题让驻村队员们一方面没法及时地、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方针、政策传达给相应的村民。
而另外一方面,驻村工作队员没办法及时了解村民们生活上、产业上存在的困难,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。驻村队员们针对该问题集中讨论,决定利用村民们休息时间进行入户拜访,在不耽误村民们干产业的前提下,见缝插针地进行信息交流,力求带动村民们主动与驻村队员进行信息互通,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。在驻村队员们的努力下,村民们有了较大的转变,从思想上开始接受“流动课堂”,实现了从“拒绝说”到“主动说”,从“我不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转变。
有了村民们与驻村队员们的配合,“流动课堂”相比较以往的集中学习,其覆盖面更深更广,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农户的情况进行分析解答的优点日益凸显。村干部和各位驻村队员们通常针对政策发展、村内信息、产业实干等方面信息到村民家中,与村民们同坐小凳共围小桌,了解村民们家里的产业情况,针对存在问题当即给出建议或是商量之后协助解决,所以毕库村村民们也将“流动课堂”亲切地称为“院坝会”。同时,“流动课堂”也向村民们宣传与其切身利益相关政策,让他们走在信息“第一线”,真正做到“流动课堂”入主入户,宣传答疑两不误,将“流动课堂”的优势最大化。
谈到“流动课堂”,驻村队员胥伟感慨:“‘流动课堂’入主入户,必须坚持干而且要长期干,我们只有时刻与百姓们做到信息互通,才能懂百姓所想,帮百姓所需。”如今“流动课堂”已经覆盖毕库村678户常住户,覆盖22个村民小组,切实为村民们解决了生活、产业、助学等各方面的问题,为实时政策宣传、产业实干培训开拓了高效全面的新方式。(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王馨悦)
关键词: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