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观焦点:视频 | 十年来,青海省农牧业蓬勃发展成就显著
(资料图)
8月25日,青海省政府举行“青海这十年”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农业农村厅专场发布会。记者获悉,党的十八大以来,青海省把农牧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牧民富裕富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锐意进取、攻坚克难、锚定目标、狠抓落实,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总体呈现稳中有增、稳中提质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。
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李青川介绍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,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,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聚力补齐全面小康“三农”短板,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。2021年,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604元,实现了三个高于:全省GDP增长5.7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8%,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2.1个百分点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.2%,增速高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.4个百分点;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.2%,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个百分点。
十年来,青海省委、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投入,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引导发展新兴产业,大力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,推动全省农牧业融合发展、提档升级。经营主体不断壮大。全省累计培育龙头企业540家、合作社1.76万家(有效运行的有1.05万家)、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1.97万家,成规模社会化服务组织528个。扶持各类农牧民合作社587个、省级示范社802个、家庭农牧场575个,培育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6家、国家级26家,辐射带动农牧户53.8万户,销售收入达到185亿元,出口创汇1.68亿美元,持续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。
在加快产业化进程中,全省培育形成牦牛、藏羊、青稞、油菜、马铃薯、蔬菜、饲草、生猪、拉面和乡村旅游十大重点产业,着力打造冷水鱼、枸杞、藜麦、青绣、蕨麻、中藏药材、奶业和豆类八大特色产业。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、3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、40家产业联合体,牦牛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67亿元。通过“生产+加工+科技”,聚集现代生产要素,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、梯次推进、多元投入、市场运作、示范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格局。
此外,持续加大联农带农力度,打造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等18个产业强镇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(种牦牛)等81个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,培育省级产业化联合体40家,参加联合体的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475家,带动农牧户4.6万户,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%左右,构建起了多主体参与、多要素聚集、多业态发展的产业模式。创建西宁市湟中区柳树庄村、互助土族自治县磨尔沟村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、泽库县红旗村等3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,全省扶持休闲农业乡村(示范基地)160个。2021年,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19亿元。(记者 申维祖)
关键词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![世界热消息:[图]Chrome Dev 106新版可免除额外步骤 直接设为默认浏览器](http://www.lygmedia.com/uploadfile/2022/0824/20220824114307544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![世界最新:[图]这次是微软发现了Google ChromeOS中的漏洞 可导致内存严重损坏](http://img.kaijiage.com/2022/0610/20220610025523481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