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讯息:两会声音 | 全国人大代表赵立欣:建立先行示范县为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样板
【资料图】
“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,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代表说,近年来,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明显进展,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%,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%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进一步提升,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,95%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迅速、成绩卓然,但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,各种问题开始凸显。例如,农村改厕过程中,新改厕所不能用、不好用,农民不愿用、不会用;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,照搬照抄城市污水治理模式,集中收集、处理,追求达标排放,结果导致大批处理设施闲置,变成“晒太阳工程”。目前,农村垃圾处置所采用的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方法,已覆盖91%自然村,但垃圾转运增加了处理成本,存在污染扩散风险,不符合“谁污染谁治理”原则,而且由于转运能力有限,预先分类的垃圾在转运过程中重新混合。
“目前仍没有农村厕所粪污、生活污水、生活垃圾等产排情况统一口径的基准数据,已严重影响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出台。”赵立欣建议,尽快启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状况普查,摸清底数,开展全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状况评估,发布《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报告》,为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数据支持。
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涉及规划、设备、工程、管理等各个行业,覆盖厕所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置、资源化利用等各个领域。目前市场尚不成熟,缺乏龙头企业,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,导致整治提升质量不可控,效果难达预期。”赵立欣表示,应加快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体系,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产品、施工及管理质量认证,从源头建立质量效果保障机制。
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久久为功。”赵立欣建议,以政府牵头、企业参与、科技部门支撑的方式,在东北、西北、西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东等地区建立一批先行示范县。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规划、乡土景观设计、厕所污水垃圾治理工程、废弃物循环利用、农业低碳绿色产业构建等方面,因地制宜地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,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样板、积累经验。(记者 徐清子)
关键词:
相关新闻